《咸宁市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自 2019 年 9 月施行以来进展如何、效果怎样?连日来,记者在全市 29 个垃圾分类试点小区采访发现,垃圾分类投放已然成为社区居民的自觉行动。
垃圾分类已成居民“新时尚”
10 日,记者来到咸安区双鹤桥昱园小区,门口一个写着“好嘞垃圾分类服务亭”的蓝色招牌的玻璃房十分显眼,门口的显示屏里正播放着垃圾分类的公益动画,右旁有两个蓝色一个红色的智能垃圾桶。
只见一个居民手提几个塑料桶,熟悉的拿出卡在垃圾桶前一刷,再按下“塑料”按钮,仓口自动打开,将手里的塑料桶投了进去,几秒后门关闭后,语音发出提示“0.99 公斤”,整个过程花了不到 2 分钟。
垃圾分类获得积分 可兑换日用品
旁边一位穿着黄色工作服的工作人员黄霞在一旁耐心指导:“蓝色箱是可回收垃圾,红色箱是有害垃圾,你的卡在这里刷一下就行,到时候积分会直接存入你的卡里。”
黄霞是负责昱园小区垃圾分类的服务亭专员,她每天专职负责指导前来丢垃圾的居民正确投放、现场讲解垃圾分类知识、可回收物计重积分兑换、垃圾分类入户宣传工作,是居民们垃圾分类的小助手。
“垃圾分类扔,节约环保又卫生”“众人一条分类心、垃圾也能变成金”……走进小区,记者注意到,不管是小区广告牌,还是居民楼的单元门上、宣传栏里、垃圾桶处,到处都有垃圾分类的公益宣传广告。
小区里面,绿色和灰色的分类垃圾桶排列得格外整齐。走近细看,垃圾桶周围没有任何垃圾散落,地面上毫无污渍,桶身也被擦拭得干干净净。
记者在现场看到,每位来扔垃圾的居民都自觉将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分别投放,在这里垃圾分类投放的意识已深入人心。
“只有垃圾桶变得干净,居民才愿意走近。”负责垃圾分类的保洁员告诉记者,每次厨余垃圾满桶时,重量差不多都是 75 公斤。为了降低厨余垃圾的含水量,她会将每桶垃圾压实后再倾倒出桶内污水,确保运出的厨余垃圾全部都是“干货”。
垃圾分类已获居民广泛认同
市环卫局副局长王国华说,垃圾分类属于新事物,共有“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四大种类,但大部分人既不知道垃圾分类是什么,也不知道该怎么分。所以,刚开始推广垃圾分类时,居民接纳度很低,就连被当作试点的小区也没完全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
“当初,小区居民对垃圾分类试点工作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没起到理想的效果。”王国华说,当时试行的办法也没有结合咸宁实际,在试行小区投放的一些普通分类垃圾箱,没有起到什么作用,使用率、回收率、分类准确率都很低。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优美生活环境的需求和垃圾分类意识逐步提高,大家对垃圾分类的态度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要求。”王国华说,经过几年的摸索和实践,我市完成城区环卫作业 PPP 项目垃圾分类收集补充项目,政府提供垃圾分类设施,由项目市场化公司——湖北启宁城市服务有限公司负责运营,运营范围覆盖 29 个小区垃圾分类服务,其中包含浮山办事处 24 个小区,温泉办事处 5 个小区。
目前,我市投入财政资金 1100 万元,建成“好嘞亭”15 座,职能回收箱 15 套,安排服务亭专员 30 人,覆盖户数达 4 万余户、12 万人。
“垃圾分类的推进过程中,宣传是最重要的一项内容。我们一个服务亭有两个专员,垃圾分类的理念要传递到家家户户,让大家养成一种习惯,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我们相信,一旦大家垃圾分类的文明意识形成了,后面的推进就会越来越顺利。”湖北启宁城市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诚说,目前已经建立起试点小区居民分类投放垃圾督导模式,通过“上门入户宣传”“站岗式定点督导”“评选季度分类之星、红榜激励”相结合的方式,来督导小区居民定点分类投放垃圾。
分类后的垃圾如何回收呢?市城管执法委市垃圾分类专班成员沈家乐表示,“其他垃圾”由城区环卫作业市场化公司采用挂桶车运到市城区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厨余垃圾”由城区环卫作业市场化公司采用餐厨垃圾车运到市餐厨垃圾处理厂,对分类的厨余垃圾进行专门处置;“可回收物”由专门的收集车进行转运,经集中分拣后交由上游有资质的再生资源回收公司处理;“有毒有害垃圾”集中后每季度由密闭的危废运输车运至湖北省危废处置中心处理。
开展“六进”活动居民积极参与
在咸安区福星城小区,居民晓雯的奶奶一开始对于垃圾分类还是比较抗拒,因为嫌麻烦。
“有时候虽在家里分好,但有时下楼扔垃圾的时候经常几个袋子套在一起拿走了,这时候小孙女就会在后面告诉我,说我拿错了,还要给我做示范。”晓雯奶奶说。
晓雯的表现也逐步影响了家人,奶奶虽然有时记不住,但经过她的提醒,已经在慢慢改善。晓雯就是在幼儿园里知道垃圾如何分类的。“分的好老师还给个小红花,或者发一点小奖励,这对于小朋友来说有积极的引导意义。”晓雯奶奶说。
“这说明‘垃圾分类进学校’有了成效。”王国华说,走访中他询问了不少市民,不少人的反馈都是“嫌麻烦,不想分”。垃圾分类改变的是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我们希望通过小孩子的行动来影响带动他们。
于是,市城管执法委积极组织开展垃圾分类“进机关、进学校、进单位、进街道、进社区、进家庭”的“六进”主题活动,以加快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目前,城区各学校对垃圾分类都很重视,平日里都会有一些关于垃圾分类的作业,让孩子从小了解垃圾分类。各个小区也会组织一些亲子活动,来进行垃圾分类的相关宣讲。此外,相关的志愿者还会入户到居民家中进行宣传。
为了实现垃圾分类工作“加速跑”,市环卫局还积极和城区各社区联系,科学选择垃圾分类处理模式,多个社区环境面貌焕新颜。
其中,银泉社区打造垃圾分类新样板荣获 2020 年全省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创建工作先进社区称号。据介绍,银泉社区做好“守箱+劝导”“动态+静态”“线上+线下”的全方位等多形式宣传普及,抓好党员先锋队、社区模范队、志愿服务队的示范带队作用,用好联席会、星级评价和积分兑换机制,形成了良性循环的工作格局。
“垃圾分类还需持续全面统筹、科学谋划,深入社区、强化宣传、落细落小等。总之,垃圾分类工作还任重道远,仍需大家继续努力。”王国华说。
产品推荐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