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小区建垃圾分类收集屋了吗?7 月 28 日,江汉区唐家墩街国粹香舍小区投用了一段时间的垃圾收集屋,令小区居民的生活环境大为改善。
这间垃圾屋在小区一角,有三间房,左边是建筑垃圾投放点,右边是垃圾转运点,中间配置了垃圾分类投放口,尚未投入使用。一位工作人员正在转运点里打扫卫生,“我们这里天天都要冲洗、消毒。”长江日报记者留意到,垃圾屋的地面干净,几个厨余垃圾桶旁也不见油腻。
“因为先前的露天垃圾收集点太臭,我们都准备搬家了。”6 栋居民马育琴老人笑着说,她和老伴李永登在小区住了十年,前几年饱受垃圾收集点的困扰,“天气一热,那个气味简直受不了,现在做了这个房子,好多了。”6 栋离垃圾屋最近,站在阳台上就能看见垃圾屋,离这么近没气味吗?李永登老人摆手,“还好,蛮干净,总看到他们在冲洗。反正看不到垃圾,都装在屋子里,定时拖走,对我们影响小多了。”
唐家墩街道唐蔡社区副书记郭丹说,垃圾收集屋建设之前部分居民反对,社区物业与之沟通了 3 个月,“马阿姨当时也是极力反对的人之一,老人主要考虑几个方面,占用面积、吵、对环境有影响,我们开座谈会,上门,一一跟居民沟通,消除他们的疑虑。相比露天的垃圾点臭气、污水影响居民生活,垃圾屋只会更好,事实证明了也确是如此。”唐家墩街道垃圾分类专班工作人员陈军称,计划近期启动小区定时定点收运垃圾,“就像居民接受垃圾收集屋一样,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现在每个楼栋下有两个垃圾桶,实行定时定点后,垃圾桶在投放时段以外会撤走,最终,小区里再没有垃圾暴露,居民会习惯到收集屋的分类投放口投放垃圾,达到美化环境、整洁卫生、利于作业的要求。”
记者了解到,今年武汉市将新建、改建 100 座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站(屋)列入“民生实事”清单,在全市选取适宜点位,逐步建设实施,各区正在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基础设施建设工作。7 月,江岸区中环大厦验收并投入使用环保型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屋,彻底解决了小区垃圾桶露天收集的问题。此外,洪山区中建福地新城小区的生活垃圾收集屋投入使用已有一段时间,珞南街道垃圾分类专班工作人员表示,引导改善居民投放习惯的同时,小区 16 个单元正在逐步撤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