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楼门口的垃圾桶怎么不见了?”“以后我们垃圾丢哪?”“撤桶就能实行垃圾分类了吗”……近日,衢州不少业主群内都在讨论本小区“撤桶并点”的事情。
“‘撤桶并点’是一种全新的垃圾分类管理模式,是将大量的、分散的垃圾桶撤除,合并放置在专门的点位,实现垃圾分类桶精准投放、集中管理。”衢州市住建局城市建设管理处环卫中心副主任华荣解释,“撤桶并点”由国家提出并实施的提高生活垃圾分类质量的政策。实行“撤桶并点”,不仅有利于减少污染源,减少异味和蚊蝇,美化环境, 也方便管理人员统一进行管理,提升垃圾分类效果。为了做好这项工作,今年 2 月,衢州市发布了《进一步做好住宅区定点减桶专项工作的行动方案》,全面开展定点减桶工作。
如今,几个月过去了,这件事情办得怎么样了?近日,记者走访了衢州市柯城区几个小区,发现有些小区已实现“撤桶并点”、分类投放,也有部分小区仍处于定点减桶的起步阶段。
11 月 24 日下午,记者来到天和家园小区。进入该小区,一眼就能看到北门左侧设置了一个垃圾分类点,摆放了 1 个蓝色的可回收垃圾桶、2 个灰色的其他垃圾桶、2 个绿色的易腐垃圾桶和 1 个红色的有害垃圾桶。掀开各垃圾桶桶盖进行查看,桶内装满了没有分类的垃圾,桶身表面也不干净。像这样的垃圾投放点,天和家园小区目前共设置了 3 个点。
“垃圾分类工作,我们也支持,但‘撤桶并点’后,垃圾分类就能做到位了吗?”记者在走访天和家园、亭川、西江月等小区过程中,听到不少居民也提出了质疑声,自己辛辛苦苦分拣的垃圾是否最后还是被混倒进同一辆保洁车,白忙活一场?
12 月 5 日上午,记者来到蓝天嘉苑小区。该小区正在打造省级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4 日刚通过市级验收。“小区共有 301 户住户和 32 家店面,我们共撤掉了 58 个垃圾桶,然后建了一个垃圾房。”在府山街道北门社区副书记汪梅莲的带领下,记者看到小区只有一个大门,垃圾房就坐落在入门的右手边。垃圾房里摆放了 8 个垃圾桶,集驱蚊、除臭、排风、洗手、污水处理等功能于一体,还装有摄像头。此外,在垃圾定点投放时段,垃圾房也配备了专门垃圾分类督导员。记者看到在垃圾分类督导员的指导下,居民会把整袋厨房垃圾直接投进易腐垃圾桶,而没有做到破袋投放。根据相关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在投放易腐垃圾时应去除垃圾袋,投放至绿色易腐垃圾桶内,垃圾袋投放至灰色其他垃圾桶内。
厨余垃圾要破袋投放。当记者问及居民是否清楚分类标准时,有住户表示在家里能把垃圾进行大致分类已经是对这项工作的大力支持,破袋投放不但操作麻烦,还容易脏手。
在新电力局宿舍小区,垃圾桶撤掉后,取而代之的也是增设了一座垃圾房。记者注意到垃圾房目前还未配备垃圾分类督导员,也未实行定时定点投放。垃圾房一侧的大门 24 小时敞开,住户可以随时投放垃圾,桶内的垃圾也没有分类。
“推进‘撤桶并点’ 促进垃圾分类并不是搞形式主义。在已通过验收的小区,我们除了配备垃圾分类督导员、实行‘定时定点’投放外,在终端也配备了不同垃圾的专运车。”柯城区住建局副局长万勇表示,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是一场扭转居民长期生活习惯的自我革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同时,垃圾分类也是一次城市治理革命,需要各部门的配合形成合力,甚至在前期推进过程中要普法执法双促进,垃圾分类才能见实效。目前,在现有财政承受能力基础上,这项工作也在分阶段有序推进中。